《旧唐书》情节跌宕起伏,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小说 |
![]() |
|
书包小说网 > 历史小说 > 旧唐书 作者:刘昫等 | 书号:10200 时间:2017/3/26 字数:24847 |
上一章 七十卷 下一章 ( → ) | |
○李靖 客师 令问 彦芳 李勣 孙敬业 李靖,本名药师,雍州三原人也。祖崇义,后魏殷州刺史、永康公。⽗诠,隋 赵郡守。靖姿貌瑰伟,少有文武材略,每谓所亲曰:“大丈夫若遇主逢时,必当立 功立事,以取富贵。”其舅韩擒虎,号为名将,每与论兵,未尝不称善,抚之曰: “可与论孙、吴之术者,惟斯人矣。”初仕隋为长安县功曹,后历驾部员外郞。左 仆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太宗嗣位,拜刑部尚书,并录前后功,赐实封四百户。贞观二年,以本官兼检 校中书令。三年,转兵部尚书。突厥诸部离叛,朝廷将图进取,以靖为代州道行军 总管,率骁骑三千,自马邑出其不意,直趋恶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靖弟客师,贞观中,官至右武卫将军,以战功累封丹 ![]() ![]() 客师孙令问,玄宗在籓时与令问款狎,及即位,以协赞功累迁至殿中少监。先 天中,预诛窦怀贞等功,封宋国公,实封五百户。令问固辞实封,诏不许。开元中, 转殿中监、左散骑常侍,知尚食事。令问虽特承恩宠,未尝⼲预时政,深为物论所 称。然厚于自奉,食馔丰侈,广畜刍豢,躬临宰杀。时方奉佛,其笃信之士或讥之。 令问曰:“此物畜生,与果菜何异?胡为強生分别,不亦远于道乎?”略不以恩眄 自恃,闲适郊野,从禽自娱。十五年,凉州都督王君跂奉回纥部落叛,令问坐与连 姻,左授抚州别驾,寻卒。 大和中,令问孙彦芳,凤翔府司录参军,诣阙进⾼祖、太宗所赐卫国公靖官告、 敕书、手诏等十余卷,內四卷太宗文皇帝笔迹,文宗宝惜不能释手。其佩笔尚堪书, 金装木匣,制作精巧。帝并留噤中,令书工模写本还之,赐芳绢二百匹、⾐服、靴 笏以酬之。 李勣,曹州离狐人也。隋末徙居滑州之卫南。本姓徐氏,名世勣,永徽中,以 犯太宗讳,单名勣焉。家多僮仆,积粟数千钟,与其⽗盖皆好惠施,拯济贫乏,不 问亲疏。大业末,韦城人翟让聚众为盗,勣往从之,时年十七,谓让曰:“今此土 地是公及勣乡壤,人多相识,不宜自相侵掠。且宋、郑两郡,地管御河,商旅往还, 船乘不绝,就彼邀截,⾜以自相资助。”让然之,于是劫公私船取物,兵众大振。 隋遣齐郡通守张须陀率师二万讨之,勣与频战,竟斩须陀于阵。初,李密亡命在雍 丘,浚仪人王伯当匿于野,伯当共勣说翟让奉密为主。隋令王世充讨密,勣以奇计 败世充于洛⽔之上,密拜勣为东海郡公。时河南、山东大⽔,死者将半,隋帝令饥 人就食黎 ![]() ![]() ![]() 武德二年,密为王世充所破,拥众归朝。其旧境东至于海,南至于江,西至汝 州,北至魏郡,勣并据之,未有所属,谓长史郭孝恪曰:“魏公既归大唐,今此人 众土地,魏公所有也。吾若上表献之,即是利主之败,自为己功,以邀富贵,吾所 聇也。今宜具录州县名数及军人户口,总启魏公,听公自献,此则魏公之功也。” 乃遣使启密。使人初至,⾼祖闻其无表,惟有启与密,甚怪之。使者以勣意闻奏, ⾼祖大喜曰:“徐世勣感德推功,实纯臣也。”诏授黎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十五年,征拜兵部尚书,未赴京,会薛延陀遣其子大度设帅骑八万南侵李思摩 部落。命勣为朔州行军总管,率轻骑三千追及延陀于青山,击大破之,斩其名王一 人,俘获首领,虏五万余计,以功封一子为县公。勣时遇暴疾,验方云,须灰可以 疗之,太宗乃自翦须,为其和药。勣顿首见⾎,泣以恳谢,帝曰:“吾为社稷计耳, 不烦深谢。”十七年,⾼宗为皇太子,转勣太子詹事兼左卫率,加位特进,同中书 门下三品。太宗谓曰:“我兒新登储贰,卿旧长史,今以宮事相委,故有此授。虽 屈阶资,可勿怪也。”太宗又尝闲宴,顾勣曰:“朕将属以幼孤,思之无越卿者。 公往不遗于李密,今岂负于朕哉!”勣雪涕致辞,因噬指流⾎。俄而沉醉,乃解御 服覆之,其见委信如此。十八年,太宗将亲征⾼丽,授勣辽东道行军大总管,攻破 盖牟、辽东、⽩崖等数城,又从太宗摧殄驻跸阵,以功封一子为郡公。二十年,延 陀部落扰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乾封元年,⾼丽莫离支男产为其弟男建所逐,保于国內城,遣子献城诣阙乞师。 总章元年,命勣为辽东道行军总管,率兵二万略地至鸭绿⽔。贼遣其弟来拒战,勣 纵兵击败之,追奔二百里,至于平壤城。男建闭门不敢出,贼中诸城骇惧,多拔人 众遁走,降款者相继。勣又引兵围平壤,辽东道副大总管刘仁轨、郝处俊、将军薛 仁贵并会于平壤,犄角围之。经月余,克其城,虏其王⾼蔵及男建、男产,裂其诸 城,并为州县,振旅而旋。令勣便道以⾼蔵及男建献于昭陵,礼毕,备军容⼊京城, 献太庙。二年,加太子太师,增食实封通前一千一百户。其年寝疾,诏以勣为司卫 正卿,使得视疾。寻薨,年七十六。帝为之举哀,辍朝七⽇,赠太尉、扬州大都督, 谥曰贞武,给东园秘器,陪葬昭陵。令司平太常伯杨昉摄同文正卿监护。及葬⽇, 帝幸未央古城,登楼临送,望柳车恸哭,并为设祭。皇太子亦从驾临送,哀恸悲感 左右。诏百官送至故城西北,所筑坟一准卫、霍故事,象 ![]() 勣前后战胜所得金帛,皆散之于将士。初得黎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勣少弟感,幼有志 ![]() ![]() 勣孙敬业。⾼宗崩,则天太后临朝,既而废帝为庐陵王,立相王为皇帝,而政 由天后,诸武皆当权任,人情愤怨。时给事中唐之奇贬授括苍令,长安主簿骆宾王 贬授临海丞,詹事司直杜求仁黝县丞,敬业坐事左授柳州司马,其弟盩啡令敬猷亦 坐累左迁,俱在扬州。敬业用前盩啡尉魏思温谋,据扬州。嗣圣元年七月,敬业遣 其 ![]() 伪临朝武氏者,人非温顺,地实寒微。昔充太宗下陈,尝以更⾐⼊侍。洎乎晚 节,秽 ![]() ![]() ![]() 敬业皇唐旧臣,公侯冢胤,奉先君之成业,荷本朝之旧恩。宋微子之兴悲,良 有以也;袁君山之流涕,岂徒然哉!是用气愤风云,志安社稷,因天下之失望,顺 宇內之推心。爰举义旗,誓清妖孽。南连百越,北尽三河,铁骑成群,⽟舳相接。 海陵红粟,仓储之积靡穷;江浦⻩旗,匡复之功何远!班声动而北风起,剑气冲而 南斗平。喑呜则山岳崩颓,叱咤则风云变⾊。以此制敌,何敌不摧?以此图功,何 功不克? 公等或家传汉爵,或地协周亲,或膺重寄于爪牙,或受顾命于宣室。言犹在耳, 忠岂忘心?一抔之土未⼲,六尺之孤何托?倘能转祸为福,送往事居,共立勤王之 师,无废旧君之命,凡诸爵赏,同裂山河。请看今⽇之域中,竟是谁家之天下! 则天命左⽟钤卫大将军李孝逸将兵三十万讨之,追削敬业祖、⽗官爵,剖坟斫 棺,复本姓徐氏。初,敬业兵集,图其所向,薛璋曰:“金陵王气犹在,大江设险, 可以自固。且取常、润等州,以为霸基,然后治兵北渡。”魏思温曰:“兵贵神速, 但宜早渡淮而北,招合山东豪杰,乘其未集,直取东都,据关决战,此上策也。” 敬业不从。十月,率众渡江,攻拔润州,杀刺史李思文。先是,太子贤为天后所废, 死于巴州,敬业乃求状貌似贤者,置于城中,奉之为主,云贤本不死。孝逸军渡淮, 至楚州,敬业之众狼狈还江都,屯兵⾼邮以拒之。频战大败,孝逸乘胜追蹑。敬业 奔至扬州,与唐之奇、杜求仁等乘小舸,将⼊海投⾼丽。追兵及,皆捕获之。初, 敬业传檄至京师,则天读之微哂,至“一抔之土未⼲”遽问侍臣曰:“此语谁为 之?”或对曰:“骆宾王之辞也。”则天曰:“宰相之过,安失此人?”中宗返正, 诏曰:“故司空勣,往因敬业,毁废坟茔。朕追想元勋,永怀佐命。昔窦宪⼲纪, 无累安丰之祠;霍禹 ![]() ![]() 史臣曰:近代称为名将者,英、卫二公,诚烟阁之最。英公振彭、黥之迹,自 拔草莽,常能以义籓⾝,与物无忤,遂得功名始终。贤哉,垂命之诫!敬业不蹈贻 谋,至于覆族,悲夫!卫公将家子,绰有渭 ![]() 赞曰:功以懋赏,震主则危。辞禄避位,除猜破疑。功定华夷,志怀忠义。⽩ 首平戎,贤哉英、卫。 部分译文 李靖本名药师,是雍州三原人。他的祖⽗李崇义,任后魏殷州刺史、永康公。他的⽗亲李诠,是隋朝赵郡太守。李靖⾝材魁伟容貌端秀,少年时就有文才武略,他常常对亲近的人说:“大丈夫如果遇到圣明的君主和时代,应当建立功业求取富贵。”他的舅舅韩擒虎号称名将,每次与李靖谈论用兵的事,总是说他说得精辟,他总是摸抚着李靖说:“可以在一起谈论孙子、吴子的兵法的,只有这个人了。”李靖起初在隋朝任长安县功曹,后历驾部员外郞。左仆 ![]() ![]() 大业末年,李靖多次拜官受职,任马邑郡丞。适逢⾼祖在塞外进击突厥,李靖观察⾼祖,发现他有统一天下的志向,于是自己戴上刑具上京密告这一事件,准备到江都去,到了长安,由于道路阻塞不通就停下来。⾼祖攻克京城长安,抓住李靖准备处死他,李靖大声喊道:“公举兵起事,本来是为天下除暴 ![]() 武德二年(619),李靖跟从太宗讨伐王世充,因为立功授开府。这时萧铣占据荆州,⾼祖派遣李靖去安抚他。李靖的轻骑到金州,遇异族贼寇数万驻扎聚集在山⾕,庐江王李瑗讨伐蛮贼,数次被敌军打败。李靖与李瑗一起设计攻击蛮贼,多次进攻获胜。李靖率唐军到达硖州,被萧铣的军队阻挡,旷⽇持久,迟迟不能开进夔州。⾼祖得知李靖滞留硖州非常恼怒,暗地命令硖州都督许绍把他处死。许绍很爱惜李靖的才⼲,为他上奏请求赦免,于是李靖才获免一死。这时适逢开州少数民族首领冉肇则反叛,率兵犯侵夔州,驻守夔州的赵郡王李孝恭 ![]() 武德四年(621),李靖又陈述了十条攻取萧铣的策略。⾼祖采纳了他的策略,任命李靖为行军总管,兼任李孝恭的行军长史。⾼祖因为考虑到李孝恭没有指挥过大规模的战争,把三军的重任,一起委托给李靖。当年八月,李靖在夔州聚集军队。萧铣认为当时正值秋汛时期,江⽔滥泛暴涨,三峡道路险阻,断言李靖不可能进兵,于是令军队休息不加防备。九月,李靖率领军队向江陵进发,顺流而下将要到三峡时,其他所有的将领都要求等江⽔退落以后再进军,李靖说“:兵贵神速,机不可失。现在军队刚刚集结,萧铣还不知道,如果我们乘江⽔猛涨出师,顺流东下,突然出现在江陵城下,正是所说的迅雷不及掩耳,这是兵家上策。纵然萧铣得知我将出师的消息,仓促调集军队,也无法应战,这样擒获萧铣定可一举成功。”李孝恭采纳了李靖的意见,进兵直抵夷陵。萧铣大将文士弘率领精兵数万屯集驻扎在清江,孝恭准备立即攻击敌军,李靖说:“文士弘,是萧铣的健将,士卒精锐骁勇,现在荆门刚刚失守,他把精锐兵力全都出派来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李孝恭命令李靖率领精兵五千做先锋,到达江陵,驻扎在江陵城下。文士弘战败以后,萧铣非常恐惧,这时刚刚在江南征召士兵,结果征召的士兵不能如期赶到。李孝恭带领大军继续进攻,李靖又击败萧铣的骁勇大将杨君茂、郑文秀,俘获士卒四千多人,李靖进而率领士兵围困萧铣的城池。第二天,萧铣派遣使者请求投降,李靖立即率军进城占据江陵城,李靖号令严肃,军不掠私。当时所有的将领都向李孝恭请求说“:萧铣的将帅及与唐军 ![]() ![]() 武德六年(623),辅公礻石在丹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武德八年(625),突厥进犯太原,李靖被任命为行军总管,率江淮兵一万,与张瑾驻守在太⾕。当时诸军都出师不利,只有李靖的军队得以保全。不久朝廷授任李靖为检校安州大都督。⾼祖常常说“:李靖是萧铣、辅公。。的膏肓之病,古代名将韩信、⽩起、卫青、霍去病,没有一个能比得上李靖!”武德九年(626),突厥莫贺咄设进犯边关,朝廷任李靖为灵州道行军总管。颉利可汗进 ![]() ![]() 太宗即位后,拜李靖为刑部尚书,把他前后的功绩都记载在一起,赐给他实封四百户。贞观二年(628),李靖以刑部尚书的职务兼任检校中书令。贞观三年(629),转任兵部尚书。这时突厥各属国之间矛盾 ![]() ![]() ![]() 自李靖攻破定襄之后,颉利可汗非常恐惧,退驻铁山,以保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唐太宗一听到李靖击败颉利可汗的消息,心中非常⾼兴,对左右的大臣说:“我听说君主忧愁臣觉得聇辱,君主受辱臣甘愿赴死。从前大唐草创之时,太上皇因为百姓的缘故,向突厥称臣,我为此常常痛心疾首,立志要剪灭匈奴,为此坐不安席,食不甘味。现在只暂时调动一部分军队,就无往不胜,使单于归顺,终于洗雪当年称臣的聇辱!”于是太宗大赦天下,祝酒五天。御史大夫温彦博妒忌李靖的功绩,暗地向太宗密告李靖治军无方,纵兵掳掠突厥的奇珍异宝,致使珍宝都散落⼊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贞观八年(634),太宗诏封李靖为畿內道大使,视察风俗。不久李靖以脚病为理由上表请求辞官,言辞非常恳切。太宗派中书侍郞岑文本对李靖说“:朕纵观自古至今的历史,⾝处富贵而能知⾜的人很少。他们不论愚智,都不能有自知之明,才能即使不能胜任,也竭力想要任职,纵然有疾病,还自己勉強为官,不肯放弃职权。您能够识大体,见识深远够得上是可嘉的了,朕现在不仅成全您的美德,还想让您成为一代楷模。”于是下了优待的诏书,加授李靖为特进,听任他在自己的府第养生,赐绢帛千段、上乘马二匹,俸禄、国官府吏一起都依照从前的惯例供给,脚病如果稍有好转,每隔三两天参与门下、中书商量处理政事。贞观九年(635)正月,太宗赐给李靖灵寿木手杖,用这帮助他脚不方便时使用。 不久,吐⾕浑犯侵边疆,唐太宗环顾⾝边的侍臣对他们说:“能够让李靖为帅,难道不是很好吗?”李靖得知后拜见房玄龄说:“我虽年老,尚可一征。”太宗十分欣喜,当即任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,率兵部尚书侯君集、刑部尚书任城王李道宗、凉州都督李大亮、右卫将军李道彦、利州刺史⾼甑生等五总管出征吐⾕浑。贞观九年(635),唐军驻扎在伏俟城,吐⾕浑烧去野草,使唐军战马无饲料陷⼊饥疲之中,自己退守大非川。唐军各将领都说舂草未生,战马已经很瘦弱,不可奔赴战阵。只有李靖坚决主张进军追击,深⼊敌境,于是率军越过积石山。前后与敌军 ![]() 贞观十一年(637),太宗改封李靖为卫国公,授濮州刺史,依旧命他世袭爵位,后因子孙丧命而未执行。贞观十四年(640),李靖的 ![]() 太宗准备征伐辽东,召李靖⼊宮,赐座在皇帝坐位之前,对他说:“您在南边平定吴会,北边扫清沙漠突厥,西边定安吐⾕浑慕容,只有东边的⾼丽没有服征,您意下如何?”李靖回答说“:我过去凭借天子的威力,做了点微小的贡献,现在已是残年朽骨,只打算这次出征。陛下如果不嫌弃的话,我的病可望痊愈。”太宗怜惜他衰老,没有准许。贞观二十三年(649),李靖病死在家中,终年七十九岁。朝廷册赠李靖为司徒、并州都督,供给手持班剑的仪仗队四十人、羽葆仪仗的吹鼓乐手,让李靖陪葬昭陵,赐谥号景武。 李靖的儿子德謇继承世封,官至将作少将。 李靖的弟弟客师,贞观年间,官至右武卫将军,因为有战功封为丹 ![]() ![]() ![]() 客师的孙子李令问,玄宗做临淄郡王时与令问关系亲密,到即位时,因令问协同赞助他有功,升任令问到殿中少监。先天年间,参预诛伐窦怀贞等有功,封令问为宋国公,封地五百户。令问坚决推辞封地,诏令不许他推辞。开元年间,转任殿中监、左散骑常侍,担任尚食事。令问虽然特别承受玄宗的恩宠,却不曾⼲预当时的政事,很受舆论的称赞。然而令问对自己奉养丰厚,享用的食物丰盛奢侈,大量地饲养牲畜,亲自去宰杀口牲。当时正信奉佛教,虔诚信奉佛教的人士有的因此讥讽他,令问说:“这口牲畜生,与瓜果蔬菜有什么不同,何必勉強制造出差别,不也是远离道理吗?”令问一点也不因为皇帝的恩宠眷顾作为自己的倚靠,过着闲适的郊野生活,纵情狩猎乐娱。开元十五年(727),凉州都督王君。。奏告回纥部落反叛,令问因为与回纥部落联姻的缘故,被降任为抚州别驾,不久去世。 太和年间,令问的孙子彦芳任凤翔府司录参军,他赴皇帝的殿廷进献⾼祖、太宗所赐给卫国公李靖的官告、敕书、手诏等十余卷,其中四卷太宗皇帝的笔迹,文宗珍惜喜爱得舍不得放手。那佩笔还可以书写,金装木匣,制作精巧。皇帝把它们一起留在宮中,命令书法家模仿抄写本还给彦芳,赐给彦芳绢二百匹、⾐服、靴、上朝时执的手板来酬谢他。 李勣,曹州离狐人。隋朝末年,迁居到滑州卫南县。原本姓徐,名世勣,永徽年间,因为触犯太宗的名讳,改用单名勣。家里很多奴仆,积粮数十万斗,李勣与他的⽗亲都好施恩惠,救济贫苦人,不管关系亲疏。 大业末年,韦城人翟让聚众做強盗,李勣去跟从他,当时只十七岁,李勣对翟让说:“如今这片土地是你和我的家乡,人大多都相识,不应当自相侵夺。况且宋、郑两郡辖区中有御河,商人旅客往返,船只车辆不绝,到那里拦截财物,⾜可以自己资助自己。”翟让认为李勣说得对,于是拦劫公私船只掠取财物,兵马非常振奋。隋朝派遣齐郡通守张须陀率兵二万讨伐翟让,李勣与他多次 ![]() 起初,李密逃亡到雍丘,浚仪人王伯当隐匿在乡野,伯当和李勣一同劝说翟让尊奉李密为首领。隋朝命令王世充讨伐李密。李勣用奇计在洛⽔上打败了王世充,于是李密拜李勣为东海郡公。当时河南、山东发大⽔,死的人将近一半,隋朝皇帝命令饥民到黎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武德二年(619),李密被王世充打败,聚集余兵归顺唐朝。李密原来管辖的地盘东到大海,南到长江,西到汝州,北到魏郡,都被李勣占据,没有具体归属,李勣对长史郭孝恪说:“魏公已经归附大唐,如今这里的民人土地,是属魏公所有,我如果上表献出它们,就是借主人的失败得利,自己为自己邀功,用来求取富贵,是我认为聇辱的。现在应当一五一十地记录州县的名称数量和军民的户口,全部报告魏公,让魏公自己献给朝廷,这样就是魏公的功劳了。”于是派使者报告李密。使者初到朝廷,⾼祖听说李勣没有奏表,只有信给李密,非常奇怪。使者把李勣的本意上奏给⾼祖,⾼祖非常⾼兴地说“:徐世勣感怀主人的恩德、推辞功劳,确实是一个纯厚的臣子。”下诏封他为黎 ![]() ![]() 不久,窦建德在魏县捉住了宇文化及,又进军攻打李勣,李勣力竭投降了窦建德。建德逮捕了他的⽗亲,放在军中当作人质,命令李勣还是镇守黎 ![]() ![]() 武德七年(624),⾼祖下诏命李勣与赵郡王李孝恭一起讨伐辅公礻石,孝恭率领⽔师沿长江而下,李勣率领步兵一万渡过淮⽔,攻取了辅公礻石占据的寿 ![]() ![]() ![]() 武德八年(625),突厥犯侵并州,朝廷命李勣为行军总管,在太⾕攻击突厥,驱走了敌人。太宗即位,拜李勣为并州都督,赐封邑九百户。贞观三年(629),任通汉道行军总管,到云中,与突厥颉利可汗的军队相遇,在⽩道大战。突厥战败,在沙漠的⼊口处扎营,派使者请求讲和。朝廷下诏命鸿胪卿唐俭前去赦免突厥。李勣当时与定襄道大总管李靖的军队会合,他与李靖商议说:“颉利虽然战败,人马还多,如果走过沙漠,得到九姓铁勒的庇护,道路遥远险阻,就很难追上他们了。如今下诏派唐俭到那里去,突厥必定放松戒备,我们随后去袭击,这样就可以不战而平定贼寇了。”李靖握着手腕⾼兴地说:“您的这番话,就是韩信灭田横的策略啊。”于是一起定下计谋。李靖率兵连夜出发,李勣带兵续后前进。李靖的军队到了碛口,贼寇溃散奔逃,颉利与一万多人想逃过沙漠。李勣在沙漠路口驻兵,颉利逃到那里,无法越过沙漠,他的大酋长率领自己的部落一起投降李勣,李勣俘虏五万多人而归。 当时⾼宗为晋王,遥领并州大都督,授李勣为光禄大夫,代理并州大都督府长史。因⽗丧离职,不久又起用恢复旧职。贞观十一年(637),改封英国公,世袭蕲州刺史,当时世袭刺史都不到州郡就任,又以并州大都督府长史的官职遥领太子左卫率。李勣在并州共十六年,令行噤止,被称为称职。太宗对侍臣说:“隋炀帝不能精选贤良的人才,安抚边境,只知道筑长城来防备突厥,对世情认识的糊涂,一直到这个样子。朕现在委任李勣在并州,就使突厥畏惧他的威名逃走,边塞安静,难道不是远远地胜过筑长城吗?” 贞观十五年(641),李勣被征调⼊朝任兵部尚书,还没有启程赴京,正遇上薛延陀派他的儿子大度设率骑兵八万南侵李思摩部落。朝廷命李勣为朔州行军总管,率轻骑三千在青山追上薛延陀的骑兵,进击并大破敌军,杀死敌军名王一人,俘获敌军首领,俘虏敌军五万多,因为立功封李勣的一个儿子为县公。李勣当时得了急病,验方说胡须烧的灰可以治疗这个病,太宗就自己剪下胡须,为他和药。李勣叩头见⾎,哭泣着诚恳地感谢太宗,皇帝说:“我是为家国考虑,不必⿇烦你深切地感谢。” 贞观十七年(643),⾼宗做皇太子,改封李勣当太子詹事兼左卫率,加位特进、同中书门下三品。太宗对他说:“我的儿子刚当上太子,卿原来是他的长史,如今把宮中的事情委托给卿,所以有这样的任命。虽然委屈了卿的阶位、资历,可不要见怪啊。”太宗又曾经在闲暇中设宴,望着宴上的李勣说:“我准备把年幼的太子托付给大臣,想来想去没有比卿更适合的人。你过去不遗弃李密,现在难道会有负于朕吗?”李勣拭泪致辞,因此咬破手指流出⾎来,一会儿沉醉不醒,太宗就脫下自己的御服给他盖上,李勣受太宗委托,被信赖就像这样。 贞观十八年(644),太宗准备亲自征伐⾼丽,任命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,攻破盖牟、辽东、⽩崖等数城,又跟从太宗摧毁了驻跸山下的敌阵。因为立功,封李勣的一个儿子为郡公。贞观二十年(646),薛延陀的部落发生內 ![]() 贞观二十二年(648),李勣转任太常卿,仍然同中书门下三品。过了十天,又拜太子詹事。贞观二十三年(649),太宗卧病,对⾼宗说:“你对李勣没有什么恩惠,我现在准备贬他为外官。我死后,你应当授给他仆 ![]() ![]() ![]() 乾封元年(666),⾼丽莫离支男生被他的弟弟男建驱逐,在国內城固守,派儿子献城⼊宮求请救兵。总章元年(668),皇帝任命李勣为辽东道行军总管,率兵二万掠取土地到了鸭绿江。男建派他的弟弟来抵抗,李勣发兵打败了他。追赶敌军跑了二百里,到达平壤城。男建关闭城门不敢出战,敌军所有的城堡都惊骇不安,很多人离城逃走,来投降的人络绎不绝。李勣又带兵包围平壤,辽东道副大总管刘仁轨、郝处俊,将军薛仁贵都在平壤会合,分路夹击平壤,经过一个多月,攻克了平壤,俘虏⾼丽王⾼蔵及男建、男产,分割⾼丽所有的城,都立为唐的州县,整顿军队凯旋。皇上命令李勣顺路把⾼蔵和男建献给昭陵,献俘的礼仪结束后,整顿军容后进⼊京城,到太庙献俘。 总章二年(669),李勣被加封太子太师,增赐封邑连同以前的有一千一百户。这一年,李勣卧病,皇帝诏封李勣的弟弟晋州刺史李弼为司卫正卿,让他能够在京城照看哥哥的病。不久李勣去世,享年七十六岁。皇帝为他举办丧事,停止上朝七天,赠太尉、扬州大都督,赐谥号叫贞武,赐给棺木,让他陪葬在昭陵,命司平太常伯杨⽇方摄同文正卿监护丧事。到了下葬的那天,皇帝到未央古城,登楼为他送葬,望着灵车痛哭,并为他安置祭奠。皇太子也跟着皇帝给李勣送葬,悲痛到极点,使左右的人都受到感动。皇帝命令百官送到旧城西北,所筑的坟都依卫青、霍去病的先例为准,仿照 ![]() 李勣前后战胜所得到的⻩金、丝帛,都分发给将士。刚到黎 ![]() ![]() 李勣与弟弟李弼特别友爱,家门以內,李勣严肃得像⽗亲一样。自从得病,⾼宗和皇太子送药,就拿来服用;家里请医生、巫师,他都不许进门。他的弟子坚决送药给他服用,李勣对他们说:“我只不过是山东的一个田夫,攀附英明的君主,过度占取富贵,地位达到了三公的顶点,年纪将近八十,这难道不是命吗?寿命的长短必定是有期限的,怎么能随便就医求活命呢?”竟然拒不服药。有天,李勣忽然对李弼说:“我的病好像稍微好些了,可设酒宴来乐娱一下。”于是堂上女乐工奏乐,檐下罗列子孙。酒宴结束,李勣对李弼说:“我自己估量一定是要死的,想与你诀别罢了。恐怕你悲伤哭泣,骗你说病好像好些了,你不要哭,听我立规矩。我看房玄龄、杜如晦、⾼季辅辛辛苦苦建成家业立起门户,也希望把家业传给后辈子孙,结果都被愚蠢的儿子败家 ![]() ![]() ![]() 李勣最小的弟弟李感,自幼就有 ![]() ![]() ![]() 李勣的长子李震,显庆初年官做到梓州刺史,比李勣先去世。 李勣的孙子李敬业。⾼宗去世后,武则天太后临朝听政,不久废唐中宗为庐陵王,立相王李旦为睿宗皇帝,而朝政由武则天裁决,武氏家族各人都当权受任用,人们心怀愤怨。当时给事中唐之奇贬为括苍令,长安主簿骆宾王贬为临海县丞,詹事司直杜求仁为黝县县丞,李敬业因事降为柳州司马,他的弟弟周至令李敬猷也因为他的连累被降职,都在扬州。李敬业采用前周至尉魏思温的计谋,占据扬州。嗣圣元年(684)七月,李敬业派他的同 ![]() “非法临朝听政的武则天,为人不温顺,出⾝实在寒微低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“我李敬业,是大唐旧臣,公侯的长子,继承先辈的功业,蒙受本朝的旧恩。宋微子产生悲伤的感情,确实是有原因的;袁君山流泪悲啼,难道是没有缘故的吗?因此气愤怨恨像风云一样壮烈,立志定安 家国,趁着天下人对武则天的失望,接受国全 民人对我的信任,于是举起正义的旗帜,发誓清除妖孽。南连北越,北到三河,铁骑成群,战车首尾相接。海陵的陈粟,仓库里的存储堆积得无法用尽,江边上空⻩旗一样的祥云,匡复唐朝的功业不久就会成功。战马嘶叫北风卷起,剑气冲天把南斗六星扫平。呑声悲咽就使山岳崩塌,怒吼⾼呼可让风云变⾊。用这种力量制服敌人,什么样的敌人不能摧毁?用这种力量谋求功业,什么样的功业不能成就? “你们有的有世袭的爵位,有的处在与王室至亲的地位,有的是领受先帝重托的将领,有的是接受先帝遗命的重臣。先帝的话好像还在耳边响着,心里难道就忘了对大唐的忠诚?⾼宗乾陵一扌不⻩土还没有⼲,他六尺⾼的儿孤在哪里呢?倘若你们能转祸为福,送别死者为幼君效劳,一起共建救援国君的功勋,不废弃⾼宗的遗命,凡是封爵赏赐的事,我们可一同指着山河起誓。如果谁留恋处于困境的孤城,在歧路上徘徊不定,看不清预先出现的征兆,就会因迟到而被杀头。请看今天的家国,究竟是谁家的天下!” 武则天命令左⽟钤卫大将军李孝逸带兵三十万讨伐李敬业,追削⾰除敬业祖⽗、⽗亲的官爵,破开他家的坟墓砍击死者的棺木,责令恢复原来的姓氏重新姓徐。 起初,敬业聚集兵力,策划向哪里进攻,薛璋说:“金陵那个地方的帝王之气还在,长江地势险要,可以凭借这坚守,再夺取常、润等州,作为称霸的基础,然后整顿军队北渡淮河。”魏思温说“:兵贵神速,只宜早渡淮河而北上,招募聚合山东豪杰,乘那里没有定安,直取东都洛 ![]() ![]() 中宗复位,下诏说:“死去的司空李勣,过去因为敬业的缘故,捣毁坟墓。朕追想先朝元勋,永远怀念他辅佐朝廷的忠诚。过去窦宪犯法,没有连累安丰的祠堂,霍禹破坏伦常,还保全了博陆的祀庙。罪过不相牵连,是家国通行的法律。应当特别施给恩惠礼遇,命令掌管这事的迅速为李勣修造坟墓,他所有的官职爵位,都应当恢复。”李勣所有的子孙因敬业的罪遭到诛杀,没有留下后代,侥幸逃脫灾祸的,都窜逃到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。贞元十七年(801),吐蕃攻陷麟州,驱逐掠取百姓牲畜离去。到盐州西面的横槽峰,蕃将中有个叫徐舍人的,把汉俘聚集在呼延州,对僧人延素说:“师⽗不要过于害怕,我本来是汉人,是司空、英国公的第五代孙,时值武太后摧残王室,我祖上建立正义却得不到善果,子孙流落在边远的地域,至今已经三代了。虽然世代做官,掌握兵权,然而思念本原的心,没有忘记自己的家国。但族属已经多了,没有缘由自己脫⾝。这里是蕃汉 ![]() |
上一章 旧唐书 下一章 ( → ) |
旧唐书无弹窗最新章节由网友提供,《旧唐书》情节跌宕起伏、扣人心弦,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文学作品,书包小说网免费提供旧唐书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。 |